首页 都市生活 北京往事
第十九章
本章字数:1536 更新时间:2025-06-21 10:01:13

在关押地,高文想让自己有点害怕都不可能。

高文对自己超常冷静非常满意。高文甚至渴望受到酷刑。高文知道自己被当局关注是礼所当然。胡塞恩博士有关他的论文已经发表在海外刊物,全世界似乎都知道了他在准备写那部大作,亲近的人中,只有常珊隐隐地知道一些。其余一概不知。

高文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传出去的,可高文对这一切已毫无兴趣了,郝青被谋杀,盛珠惨死,新婚妻子被捕,有可能被判死刑,这三个女人都是因为他而遭此恶果,郝青虽然恶劣,却也不至于遭到谋杀,而盛珠的死和千善子的命运更是让他觉得比死更可怕。高文渴望肉体的折磨来缓解心灵的疚痛。

可是审讯者对他却非常友好,递烟端茶,一日三餐比他平常吃的还好,早晨还有他从未喝过的牛奶,甚至还跟他谈起他的小说,审讯者明确表示喜欢他的小说《北京往事》,如果说对他友好是一种策略,一种阳谋,在这非常敏感时期,说喜欢他的长期遭封杀的反动小说《北京往事》,匪夷所思。所谓审讯,也就是拉家常,聊文学,安慰他,从对他的安慰中高文察觉当局对他的所有情况了如指掌,包括最后一次想去卧轨自杀。高文怎么也想不出这么多年一直被监视的任何蛛丝马迹,受到如此关注,可他的小说一字不动地照样发表,比如《阮村》和《冰天雪地》,这确实如常珊所说,社会开明多了,置身其中,高文更是感觉这种开明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

早年看到的小说电影有关看守所和监狱情景,和现在相比大相径庭,高文在进来的时候甚至想到国民党渣子洞的辣椒水和在林道静的诗歌中卢嘉川所坐的那“阴暗的沉重的牢狱”,事实上,这里更像一个疗养院,宽敞的房间,明亮的玻璃窗,干净的床铺,怎么也不能让人联想到阴森恐怖的深牢大狱。只是在关押地,高文想见千善子的请求被一次又一次地拒绝,无容置疑。而且在询问千善子的情况时,审讯者总是表现的铁面无私,不著一字。对高文想跟外界联系的要求也被礼貌地拒绝。高文主要是想跟常珊联系。高文想常珊已经来到了北京,大概正在到处寻找他,常珊也可能知道了所有的事情,高文想到造成这一切的追本溯源竟然是梦幻般遥远的一首由他的小说《北京往事》主人公翻译情诗,真如醍醐灌顶。这首诗是如何渗进他的脑际,扎根与心,就像他肌体上的眼耳手臂一样物我两忘,他已无从忆起,而当时把他送给常珊的情景却倏然在目,可是她也显然忘了这首诗,否则无须她丈夫提醒。想到常珊带着高文三十年前转送给她的那首诗在北京到处找他,高文突然嚎啕痛哭。哭盛珠,哭千善子,哭常珊,也哭那该死的郝青……

“你怎么啦?”对方问道,“你知道了什么?”

“我什么也不知道,”高文止住恸哭,“你话里有话,有什么我应该知道的你就告诉我。”

“你将以谋杀罪被起诉,千善子是在你的计划下顾人杀害你的前妻子的。”

一沓厚厚的审讯记录放在高文面前。千善子交代的全是事实,时间地点应有尽有,高文如何憎恨他妻子,害怕他妻子,每时每刻都盼望郝青死,被害者的住址和外貌特征也是高文主动提供的,看到这里高文依然没有意识到千善子的口供已是背叛,他觉得千善子从来就没能真正理解自己,他也从未奢望,千善子讲了事实,未必理解事实,当时不理解,现在甚至都不知道这些口供对高文来说意味着什么。高文确实产生过提供郝青的住址和外貌特征的冲动,可事实上不是他提供的,也不可能是他提供的。千善子的无知丝毫也没影响高文对她的爱,高文看不下去这本记录,高文认为千善子即便陷害了自己,她付出的代价也永远超过了他。高文只是没想到他被判的那么重,他以谋杀罪被判了有期徒刑十五年。高文后来才理解审讯者在他被看守期间为什么能那么坦然地跟他谈《北京往事》,毫不掩饰对《北京往事》的喜爱。他被审判完全是刑事行为,与政治无关。

不过,开明的政府还是提前释放了他。

那时候,千善子已在一家精神病医院。

高文找到她的时候,千善子已经完全不认识他了。